十运会跆拳道比赛落下帷幕:进步与隐忧同存


    十运会跆拳道比赛10月16日在吴江体育馆落下了帷幕。在最后一天进行的女子+67公斤级和男子+80公斤级的比赛中,新秀老将的激烈角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此前几天屡屡“不战而胜”给观众带来的遗憾。纵观本次十运会跆拳道比赛,女线稳中有升,男线急速前进,裁判水平逐步提高,不过,进步的背后也存在明显的隐忧。

男子提高大于女子

    由于历史原因,女子相对来说比男子起点高,在男陪练的合作下,对抗能力、综合技术等方面根基扎实,尤其大级别拥有世界领先优势。男子长期以来发展缓慢,虽然偶尔有新人脱颖而出,但与世界高水平选手相比,综合竞技能力还是欠缺很多。进入奥运新周期调整年一年来,我国男子发生了急剧的变化,尤其新秀表现出的竞争力更加推动了男子的大幅度进步。

    人才济济的男子+80公斤级最为典型。不仅有解放军年过30的老将门凤伟、特点突出的浙江强手朱峰,还有山东实力战将刘广松、北京新贵刘哮波等一批特色选手。山东的刘广松在此次比赛中表现最为抢眼,不到1米90的身高在该级别非常吃亏,但他运用全面精细的技术连续踢下了2位身高2米的选手。尤其是他在半决赛中展现的720度旋风踢并命中得分更令人拍案叫绝,这在我国男子比赛中属于罕见。夺得金牌的北京小伙刘哮波超过2米的身材堪称完美,目前世界上身材超过2米的选手大约在5名左右。据介绍,现在刘哮波的起腿速度已经达到了中小级别的水平,这在男子大级别中是非常难得的。北京队总教练姚强评价说,刘哮波不仅拥有一流的身材,还有灵活的头脑,是北京队面向2008年的重点培养对象之一。

    此次男子比赛中体现的主要特点是,参赛选手的击打精确度增加,击打效果有所改善,技术连贯性提高,涌现了一批有身材优势、技术全面的能与领头羊抗衡的实力派选手。对此,国家体育总局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、中华跆拳道协会秘书长赵磊总结说,从本次比赛的表现来看,男子进步的幅度大于女子,涌现了不少新人。

裁判水平与时俱进

    为备战此次十运会,中华跆拳道协会举办了三期裁判培训班,十运会上,整体来看,裁判的精神面貌有了焕然一新的改变,站得挺拔、行得从容、手势果断。而裁判的执裁水平,在本次比赛中,经常出现主裁暂停比赛与三位边裁合议的情况,尤其是对击头动作的合议,这体现了裁判对比赛本身的慎重态度。而且也出现了合议后当场更改比分的情况,如在男子+80公斤级刘广松对刘哮波的半决赛中就曾扣除了误判的1分。

    有旁观的队员评价说,这次裁判的准确性比以前有所提高。有地方队的领队则表示,裁判不是机器,应该允许有10%的误判。当然,也有地方官员认为判罚尺度不够统一,影响了本队的成绩。在众说纷纭后的统一观点是裁判的水平正在进步。连续执法了两届奥运会的赵磊则表示,裁判的执裁水平是个体对项目本身认知程度的体现,裁判当中大多数非跆拳道专业出身,对击打效果、预判能力缺乏对项目的本身体验。现在正在吸收、壮大退役跆拳道队员进入裁判界的人数。

优势项目新不如老

    与自身相比,男子确实进步飞快,但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差距甚大。国内男子目前很少有一个固定的全国冠军,说是“诸侯割据”那是恭维,其实说穿了是没有实力超群的顶梁柱。水平接近会出现两种情况,一是高水平群体的爆发,二是没有一个突出的目标或者榜样效仿、研习,造成创新意识的落后。李亮在国内堪称力量一流,但与世界强手相比只是小菜一碟,今年世锦赛上李亮获得了第五名,但他曾有“被对手的力量震得五脏六腑都快出来”的感觉。

    女子一直引以为自豪的大级别现在仍是老将的天下,陈中在半决赛中完全控制住了比赛节奏,使得小将李东华一筹莫展。优势级别虽然人才众多,但是整体实力与陈中相距明显,只能依靠老将支撑门面,因此当赵磊感叹说“优势级别既是优势也是劣势”就不足为奇了。

    中华跆拳道用3枚金牌创下了一个神话,那是强化班的产物;中华跆拳道要求得稳定发展,必须男女线、裁判三管齐下,才能创建一个共同繁荣、进步的局面,才会推动全国跆拳道水平的整体提高,才能在国际赛场上获得更多的肯定,让跆拳道强国名副其实。
 
    本报记者  肖苑玫(南京10月18日电)